《反导条约》是当今世界维持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基石。近30年来,它通过限制发展和部署旨在保护全境的导弹防御系统,使缔约国之间的力量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与稳定。冷战期间,该条约在防止美苏核军备竞赛失控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它在反导系统方面使缔约国相互制约,使美俄双边削减核武器成为可能,并为推动多边核裁军进展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框架。该条约虽为双边条约,但它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动核裁军、促进国际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然而,近来国际形势出现的一些消极事态发展使《反导条约》面临严峻挑战。该条约的一个缔约国为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和战略优势,发展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并与极少数国家加速联合研发先进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些计划不仅与《反导条约》的宗旨和目标背道而驰,而且也直接违反了该条约的核心条文。由此,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缔约国一再要求修改《反导条约》的真正目的在于为其发展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扫清法律障碍,从而使之合法化。可以断言,上述条约一旦被修改,今后则可能由于所谓形势的变化被一改再改,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废约。如此,《反导条约》将名存实亡,成为一纸空文。这理应引起国际社会的警觉和严重关注。
修改《反导条约》,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消极影响。首先,上述举措将对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反导条约》自达成以来,一直是维持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基石。修改这一条约,发展反导系统,将破坏全球战略平衡,导致新一轮军备竞赛,并极大威胁世界和地区的稳定。
近百年的历史事实证明,安全是相互的。一个国家只有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共同安全基础之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安全的基础应该是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凭借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反导系统,并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这种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企图将本国安全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基础上的作法,无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相反,只会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使各国失去安全感。在一个人人自危的世界里,各国将寻求一切手段保护自己,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将起更大作用,本该用于经济发展的大量财力和物力将不得不用于发展军备。在此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世界又怎能稳定呢?
其次,上述举措将严重阻碍核裁军进程。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相对稳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全球战略稳定是核裁军的前提。这一平衡与稳定一旦被打破,核裁军进程将停止,甚至发生逆转。
《反导条约》的缔约国在反导系统方面相互制约,从而为其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为推动核裁军进程提供了保障。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约和一系列《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条约谈判的进展,才有了《核不扩散条约》的无限期延长,也才有了《全面禁核试条约》的缔结和关于谈判"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条约"("禁产条约")的谅解。国际社会本应保持这一势头,加快核裁军进程。如果个别国家执意对《反导条约》进行实质性修改,使部署反导系统合法化,那么,战略稳定的前提没有了,安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谁能保证已达成的条约还能继续得到实施,已达成的谅解不会改变?谁又能保证准备进行的条约谈判能顺利谈下去?
核裁军离不开和平、安全、稳定和信任的国际大环境。大力发展和扩散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显然无助于促进国际核裁军的努力,相反,只会破坏核裁军进展所需的气氛和条件,孕育着引发更高水平上军备竞赛的危险。美俄核裁军进程已陷入停顿,多边核裁军努力也前途未卜。
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应更加坚定地坚持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根本目标。核武器消除了,就既不会有核扩散,也不会有远程导弹扩散,导弹威胁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从根本上讲,要减少对和平的威胁,就应在裁军层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当前情况下,制止修改和违反《反导条约》的企图,维护这一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于维护核裁军势头,推动核裁军进展至关重要。
第三,上述举措还将破坏国际防扩散努力。 核裁军是无核国家信守无核承诺的前提。修改《反导条约》,将使发展和部署反导系统合法化。如果这一企图得逞,核裁军的前提和基础将不复存在。在此情况下,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国家打破其无核承诺?军事大国在科索沃大量使用导弹,已充分"证明"了导弹在当今世界的军事效能。这无异于为这种武器作了最好的"广告"。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导致导弹扩散的正是那些将防扩散挂在嘴上的军事大国。
还需指出,由于导弹技术与反导技术是相通的,用于反导系统的许多可以转用于发展或改进进攻性导弹。因此,发展这种系统不仅不会阻止导弹扩散,反而会增加导弹扩散的风险,而且使原本用处不大的《导弹及其技术扩散制度》更加没用。
鉴于上述,国际社会有责任采取一切措施,包括通过呼吁缔约国全面、严格遵守条约,维护《反导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上述条约继续成为维持全球战略稳定和促进核裁军的基石。本届联大讨论这些问题是适当的,及时的,也是完全必要的。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大可讨论联合国成员国或非成员国提出的关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任何问题。修改《反导条约》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与平衡,对核裁军和防扩散努力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俄罗斯提出的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的决议草案旨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大完全有权利,也有义务和责任讨论这一重要问题。中国作为该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为争取该决议草案在本届联大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通过,为推动核裁军目标而不懈努力。
然而,近来国际形势出现的一些消极事态发展使《反导条约》面临严峻挑战。该条约的一个缔约国为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和战略优势,发展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并与极少数国家加速联合研发先进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些计划不仅与《反导条约》的宗旨和目标背道而驰,而且也直接违反了该条约的核心条文。由此,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缔约国一再要求修改《反导条约》的真正目的在于为其发展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扫清法律障碍,从而使之合法化。可以断言,上述条约一旦被修改,今后则可能由于所谓形势的变化被一改再改,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废约。如此,《反导条约》将名存实亡,成为一纸空文。这理应引起国际社会的警觉和严重关注。
修改《反导条约》,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消极影响。首先,上述举措将对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反导条约》自达成以来,一直是维持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基石。修改这一条约,发展反导系统,将破坏全球战略平衡,导致新一轮军备竞赛,并极大威胁世界和地区的稳定。
近百年的历史事实证明,安全是相互的。一个国家只有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共同安全基础之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安全的基础应该是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凭借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反导系统,并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这种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企图将本国安全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基础上的作法,无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相反,只会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使各国失去安全感。在一个人人自危的世界里,各国将寻求一切手段保护自己,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将起更大作用,本该用于经济发展的大量财力和物力将不得不用于发展军备。在此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世界又怎能稳定呢?
其次,上述举措将严重阻碍核裁军进程。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相对稳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全球战略稳定是核裁军的前提。这一平衡与稳定一旦被打破,核裁军进程将停止,甚至发生逆转。
《反导条约》的缔约国在反导系统方面相互制约,从而为其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为推动核裁军进程提供了保障。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约和一系列《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条约谈判的进展,才有了《核不扩散条约》的无限期延长,也才有了《全面禁核试条约》的缔结和关于谈判"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条约"("禁产条约")的谅解。国际社会本应保持这一势头,加快核裁军进程。如果个别国家执意对《反导条约》进行实质性修改,使部署反导系统合法化,那么,战略稳定的前提没有了,安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谁能保证已达成的条约还能继续得到实施,已达成的谅解不会改变?谁又能保证准备进行的条约谈判能顺利谈下去?
核裁军离不开和平、安全、稳定和信任的国际大环境。大力发展和扩散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显然无助于促进国际核裁军的努力,相反,只会破坏核裁军进展所需的气氛和条件,孕育着引发更高水平上军备竞赛的危险。美俄核裁军进程已陷入停顿,多边核裁军努力也前途未卜。
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应更加坚定地坚持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根本目标。核武器消除了,就既不会有核扩散,也不会有远程导弹扩散,导弹威胁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从根本上讲,要减少对和平的威胁,就应在裁军层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当前情况下,制止修改和违反《反导条约》的企图,维护这一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于维护核裁军势头,推动核裁军进展至关重要。
第三,上述举措还将破坏国际防扩散努力。 核裁军是无核国家信守无核承诺的前提。修改《反导条约》,将使发展和部署反导系统合法化。如果这一企图得逞,核裁军的前提和基础将不复存在。在此情况下,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国家打破其无核承诺?军事大国在科索沃大量使用导弹,已充分"证明"了导弹在当今世界的军事效能。这无异于为这种武器作了最好的"广告"。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导致导弹扩散的正是那些将防扩散挂在嘴上的军事大国。
还需指出,由于导弹技术与反导技术是相通的,用于反导系统的许多可以转用于发展或改进进攻性导弹。因此,发展这种系统不仅不会阻止导弹扩散,反而会增加导弹扩散的风险,而且使原本用处不大的《导弹及其技术扩散制度》更加没用。
鉴于上述,国际社会有责任采取一切措施,包括通过呼吁缔约国全面、严格遵守条约,维护《反导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上述条约继续成为维持全球战略稳定和促进核裁军的基石。本届联大讨论这些问题是适当的,及时的,也是完全必要的。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大可讨论联合国成员国或非成员国提出的关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任何问题。修改《反导条约》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与平衡,对核裁军和防扩散努力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俄罗斯提出的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的决议草案旨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大完全有权利,也有义务和责任讨论这一重要问题。中国作为该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为争取该决议草案在本届联大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通过,为推动核裁军目标而不懈努力。